我的网站

产品中心

联系m6米乐官网登录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邮编:570521

电话:0898-08167354

传真:0898-1230-5678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m6米乐官方网站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成都积极探索生动实践

添加时间:2023-05-05 18:05:41

  m6米乐官方网站m6米乐官方网站m6米乐官方网站在4月26日召开的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在一组组准确的数据中,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里,成都——绿色低碳引领城市转型发展的践行者,其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清晰可见。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进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 GDP 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累 计降低 14.24%、21%,以年均1.6%的碳排放增长支撑起年 均 7.3%的经济增长。

  成都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禀赋,构建城园相融的全域公园体系,推动城市由沿袭千年的“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以揭榜挂帅、赛马制方式确定 24 个重点片区为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增强高端要素运筹、创新策源转化、国际消费引流等核心功能和公共服务、宜居环境、现代治理等基本功能,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创新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推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精准度和效率提升。

  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聚焦培育光伏、氢能等产业集群,强化链主企业引育、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建成全球首家零碳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2022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实施企业绿色提能行动,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产品、智能制造转型,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0家、省级 117家,成都青白江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案例,入选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推进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 “两网融合”,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

  成都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 出行格局,轨道运营里程达558公里、居全国城市第五位;探索铁路公交化运营,成为国内首个依托既有铁路枢纽环线开通公交化运营城市;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体系,推进市域铁路成资 S3、成眉 S5、成德 S11 线建设,加快打造全国第一个全轨道连通的都市圈。推动城内配送电动化、城际周转铁路化,成为全国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扩大电力、氢能等新能源在公共领域应用,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约46万辆,居全国城市第6位。

  成都着眼提升清洁能源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扩容受电通道,推动能源供给向低碳多元化、能源消费向电气化高效化提升。聚焦化石能源燃烧主要排放源头,推进燃煤发电机组环保和节能改造,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推进15个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全市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 64.5%。

  成都实施科技治气领域研发项目“揭榜挂帅”,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天府永兴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组建绿色低碳产业投资集团,推动低碳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与产业创新。以申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引导资金流向绿色技术开发和生态保护产业领域。

  截至2022年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6582亿元、同比增长35.5%。创新“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的双路径碳普惠机制,开展绿色出行积分激励,搭建专属绿色公益平台,以碳的属性推动环境资源向资产转变。目前已推出线万人,累计消纳碳减排量6万余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蔡宇 李艳玲 唐小未 陈秋妤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本报资料图片 审核 李影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电话:0898-08167354传真:0898-1230-5678

Copyright © 2012-2018 m6米乐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ICP备案编号:新ICP备2021000049号-2